日期:2016/12/17(星期六)
天氣:大晴天
地點:九份山區
人員:秀蓮、阿亮
攀爬山岳: 基隆山(588公尺)
雷霆峰(467公尺)
交通方式: 火車、公車
拍攝器材: Canon 5D + 24-70mm/F4
秀蓮說:「都11月了今年都沒看到秋芒,阿亮要不要去大粗坑古道。」
阿亮說:「大粗坑古道好無聊,就一條路而已,要看芒花就要看最漂亮的,讓我們去爬雷霆峰,再順訪煙囪稜,這是大滿貫的行程喔!」
於是我們就出發了,從基隆山的隔頂登山口往上爬,約20分鐘後登頂基隆山。
基隆山頂有一座高大的轉播台。
今日天氣太棒了,就是一整片的藍,天空是藍的,大海也是藍的,秀蓮出馬果然天氣好到要抹防曬油。
照片右上方的小島是基隆嶼,那是阿亮一直很想去的地方。
從基隆山頂遠眺八堵、七堵、五堵、汐止一帶的景色。
右上方是五指山脈,最前方密密麻麻的房子是大臺北市。
好天氣就是不一樣,難得可以把基隆地區清楚拍攝。
照片較前方是番仔澳,那兒有超級好吃的「阿萬師料理」,
中間是基隆港,較遠處是協和火力發電廠。
我們在基隆山拍盡所有的美麗山巒景色後,才很滿足地前雷霆峰。
前往雷霆峰是一段陡下再陡上的路,
前方兩座山頭,第一座是458峰,有一顆基石,後面那一座山才是雷霆峰。
抵達458峰,有一顆「台陽4號」基石。
接下來又是陡下坡,這段路更陡,若是下雨天就更難走了。
今日天氣好棒棒,陰陽月清楚可見。
回望海拔588公尺的基隆山,有許多山友正在走陡坡路。
遠眺九份山區,正確來說是「基隆火山群」,包含基隆山、九份、金瓜石、武丹坑、草山及雞母嶺等一帶,雖然海拔高度不到1000公尺,但卻有百岳高山所沒有的山海景色。
作家「林煥彰」曾寫一首現代詩「冬天的基隆山」,
詩中將基隆山描述的非常貼切,阿亮很很喜這首詩,
這首詩也編錄於國小課本中。
那東北季風的嚎叫
年年都準時打鼻頭角 那頭
吹過來,毫無阻擋;
基隆山 的脖子
不知不覺,就縮短了好幾吋
打秋天開始
大地,我們的母親也開始了
用芒花編織毛衣;為東北角每座山保暖
基隆山 長得高些
便率先躲進灰白的毛衣裡
有陽光的日子,
基隆山 的脖子就伸出來一點,彷彿又長高了
颳風下雨,或霧來時
他又不見蹤影
呼呼嚎叫的東北季風
吼乾喉嚨,也只好乾乾的吼著
不見蹤影的基隆山 有那一身芒花編織的毛衣
這個冬天,就不再哆嗦打噴嚏了
恭禧秀蓮登頂雷霆峰,下次要從濂洞國小直攀雷霆峰,那是高級的攀岩路線,很適合秀蓮挑戰。
從雷霆峰俯看濱海公路,下方是熱門的芭樂攝影點「C型灣道」,
以前阿亮學攝影有跟老師去拍,後來覺得那些風景照片,都是一群人拍一模一模的照片,
真是無聊,也沒啥創意,後來還是覺得爬山比較好玩,至少可以拍拍伙伴們快樂的照片,
年老後才是值得的回憶照片,而那些風景照片,有何用呢?
陰陽海,位於水湳洞社區北方,因為海灣中的海水顏色呈黃褐色,與外海方向正常海水的藍顏色形成鮮明對比,因而得名。
噹噹~
照片中盡是一片又一片的山巒景色,那是傳說中的黃金十稜,每一條稜線都可以看見美麗的大海,那海天一色的爬山路線,在全臺灣絕無僅有。
秀蓮第一次登頂雷霆峰。
雷霆峰,又稱石尪山,依山脈地形應為基隆山東峰,海拔467公尺,無三角點。
阿亮第二次登頂雷霆峰。
還是在拍陰陽海。
遠眺南子吝山和鼻頭角。
十三層遺址,正確名稱為「水湳洞選煉場」,其實總共有十八層。
西元1933 年完工,主要目的是作為銅礦開採與煉製
西元1987年結束營業。
西元2007年新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所謂煉金工業可以分為「採礦、選礦、冶金、煉金」四大步驟,十三層遺址就是昔日金瓜石一帶最大的選礦場所。
前方的山脈是鼎鼎大名的「劍龍稜」,一直爬到最高峰「半屏山」,
而照片下方則是芭樂攝影點「黃金公路」。
從雷霆峰一路往下走,因為都是在樹林間,所以就不拍照了,
一直往下走會抵達浪漫公路,接著我們要等公車,坐車到勸濟堂吃白帶米粉湯,
下午再去爬煙囪稜。
大約等待20分鐘後,中巴終於到了,於是就上車,很快地來到勸濟堂。
基隆山從海上正看像是雞籠,故舊時稱為「雞籠山」,
而從勸濟堂這邊觀看像是一位橫臥的孕婦,故又有「大肚美人山」之稱。
吃完米粉湯後,我們就要去煙囪稜探險,先來到牛伏礦體的叉路,往上爬會到一座無名的山頭,
這座山頭的視野非常好,只是~~~
啥時被人立一個石碑呢??
秀蓮在410峰,那個金石峰未被官方、登山界認可,視而不見吧!
嗯~~
這張拍得不錯,阿亮很有氣勢。
從410峰遠眺南子吝山,還有較遠方的鼻頭角。
從金石峰眺望基隆山的方向,只剩一點點的雷霆峰和基隆山頭了。
離開410峰後,我們往煙囪稜方向前進,先是爬一段小山坡,接著就要沿著煙囪往下切了。
近拍雷霆峰和基隆嶼,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從濂洞國小直攀雷霆峰實在不簡單啊!
禮樂煉銅廠俗稱為「十三層遺址」,
在銅廠前方就是著名的水湳洞陰陽海,過去禮樂煉銅廠一直背負著污染大海之惡名,
但實際上陰陽海與污染無關,而是因為水湳洞上方就是富含金、銅礦的金瓜石礦區,
當礦區的礦物排到海中時,因海灣地形的關係難以散去而聚集,才讓海水變色了,這才是形成陰陽海的真正原因。
秀蓮的夢想實現在,在一望無際的芒花海,漫步其中,感受這海天一色的美景。
走著~走著,
秀蓮突然說:「有位山友曾對我說過,煙囪稜上方有一大石頭,很像一隻狗,又稱為 哈巴狗岩。」
於是阿亮和秀蓮東找找,西找找,
YA!! 我們找到了「哈巴狗岩」了。
秀蓮跟哈巴狗岩合照,今日天氣非常好,怎麼拍都很漂亮。
離開哈巴狗岩後,接著要進入囪道。
從廢煙道遠觀南子吝山。
從廢煙道遠觀劍龍稜。
廢煙道的用途是做為十三層選礦場排放廢氣之用,當時興建了總長度達數公里的三條大型煙道,每條寬度1公尺有餘,可以讓人們在上面走動。
十三層選礦場曾經是亞洲最大的選礦場,當年日夜開採九份山區的礦石、金屬,雖賺得了金錢,但也賠上了環境。
再度進入廢煙道。
遠方的基隆山,
山下的水湳洞社區,
近景的煙囪稜。
秀蓮漫步在芒花海中~~
回到勸濟堂途中,發現一台可愛的Hello Kitty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