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庫斯古道】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泰雅族人從南投仁愛鄉一路翻山越嶺到大霸尖山,然後各自分開尋找新的生活區域,其中有一分支來到新竹瓦宜蘭交界的塔克金溪右岸之司馬庫斯。
另外有一分支則來到了宜蘭大同鄉落腳,這兩個分支的泰雅族人透過一條原始森林山徑來互相交流,諸如山產交易、探訪親友、結婚生子等等。
這條古道就是現在登山界的「司馬庫斯越嶺鴛鴦湖古道」,在西元1966年5月28日北橫公路全線通車之後,這兩邊的泰雅族人就改用寬敞好走的公路,而古道就漸漸沒落無人使用了。
如今,這條迢遠崎嶇、日漸荒蕪的古道只剩司馬庫斯部落作為孩童成年禮考驗,還有登山客尋幽探秘之用而已。

 
司馬庫斯-鴛鴦湖208.jpg - 司馬庫斯越嶺斯鴛鴦湖(櫻花紛飛時)-(第一天)

【司馬庫斯神木群】

西元1991年,司馬庫斯部落的曾振川鄰長及族人到桃園巴陵山區訪視時,發現巴陵因發現拉拉山神木群而帶來觀光客及種植高經濟價值的水蜜桃而使收入頗豐。

當晚鄰長夢見祖先訴說在司馬庫斯東方有巨木群,有一天部落會像拉拉山一樣的熱鬧。

於是鄰長想起祖先曾說過在前往鴛鴦湖的路上有紅水及大樹的故事,當回到司馬庫斯即和族人到處尋找夢中的大樹,歷經3個多月的尋找,終於發現司馬庫斯神林群。

司馬庫斯的祖先說~~

『我們不管遷移到哪裡 , 都要彼此相愛互助 、要勤勞工作 , 好好管理祖先賜給我們的土地 。』

 

【鴛鴦湖】

鴛鴦湖坐落於雪山山脈的中北部方向,即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宜蘭縣及桃園縣交界處,其名稱由來是西元1986年(民國75年)由。在農委會公告為「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目前由退輔會的森林保育處負責管理。

鴛鴦湖海拔1670公尺,為一狹長形的湖泊,湖的面積約3.6公頃,沼澤地約2.2公頃。

從地理位置來看,欲到鴛鴦湖得從宜蘭進出,故讓人以為鴛鴦湖屬於宜蘭縣,但是該湖泊為大漢溪之發源地。

在早期曾有很荒唐的故事,那就是為了讓鴛鴦湖「名正言順」,曾經人工飼養數十隻的鴛鴦,並每日有專人餵食。

而現在已崇尚自然,很多人來到鴛鴦湖不見鴛鴦,那是因為在真正自然的野外難以看到野生鳥類也。
 

預定行程

D1 3/3(五) 竹科管理局→司馬庫斯

D2 3/4(六) 司馬庫斯→楓香亭→大老爺神木→雙溪匯流口→雪白營地

D3 3/5(日) 雪白營地→司馬庫斯古道最高點→→倒木營地→鴛鴦湖三叉路口→100林道 

- 交通方式 : 21人座中巴

- 團費:6000元

 

人員組成
Joe (領隊)

阿杜(協作員)
永遠的19號(押隊)

 

【縱走後的感想】

一、目前爬過最俱挑戰性的中級山路線

二、目前看過最漂亮的中級山,如果鴛鴦湖的魔幻森林是第一名,那水漾森林、松蘿湖、北插天山的山毛櫸大慨是10名之後了。

三、路況雖差,爬得有些辛苦,但這行程是此生必爬。

 
司馬庫斯-鴛鴦湖131.jpg - 司馬庫斯越嶺斯鴛鴦湖(櫻花紛飛時)-(第一天)

 

【緣起】

9年前的某一天,我在大自然與王會長、小紅帽聊天時,得知司馬庫斯通往宜蘭鴛鴦湖有一條古道,當時小紅帽說這條古道崎嶇難行,沿途盡是倒木、苔蘚,極具原始之美。 

於是我詢問司馬庫斯既有眾多神木,那麼附近的棲蘭、拉拉山、鎮西堡也是神木區,這代表鴛鴦湖地區應也有很多神木。 

惟小紅帽說只有幾棵大樹而已,沒有司馬庫斯那麼好看啊! 

之後一年過了一年,我忙著爬百岳、結婚、考試,也無暇探訪司馬庫斯越嶺鴛鴦湖古道。



崎嶇難行司馬庫斯越嶺鴛鴦湖古道
司馬庫斯-鴛鴦湖185.jpg - 司馬庫斯越嶺斯鴛鴦湖(櫻花紛飛時)-(第一天)


IMG_5173.jpg - 司馬庫斯越嶺斯鴛鴦湖(櫻花紛飛時)-(第一天)

 

【願望】

3年前與宗鍚、雅蕙、秀蘭同遊司馬庫斯,再度欣賞美麗的「大老爺神木」,此時我沉寂已久的古道之魂又開啟燃燒了,只因我在聽到解說員說司馬庫斯的成年禮是要走到「鴛鴦湖」,而且司馬庫斯的原住民也有帶領一般登山客的服務,只不過接駁很麻煩,所以也不了了之。 

終於在去年(2016年)中旬,我看到Joe有安排「司馬庫斯越嶺鴛鴦湖古道」,嗯~~當上天決定幫我完成心願,我所能做的就是先按「讚」,再留言參加囉!

 

 

【好事多磨】

然而去年中秋節連續來了3個颱風,北台灣山區受創嚴重,Joe回報鴛鴦湖附近100林道受損,車輛無法進出,故只能延期到今年3月3日。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一直盼望著,盼望著,終於3月3日到了。

清晨5點起床,整裝出發搭捷運、統聯客運,看見身旁亦是重裝的山友,猜測是同行的伙伴,於是大伙兒坐著車,搖搖晃晃地來到竹科,雖然途中在湖口大塞車,晚了20分鐘,但全部20人(含領隊Joe)在9點半全部上車。 

出發吧!讓我們一起去北臺灣最深遠的中級山秘境。 


司馬庫斯-鴛鴦湖109.jpg - 司馬庫斯越嶺斯鴛鴦湖(櫻花紛飛時)-(第一天)

 

【內灣、秀巒】
中巴先開車至內灣,Joe讓大家到老街晃晃兒,採買這二天的行動糧,大伙兒漫步於老街,吃吃小吃,逛逛車站,走走吊橋,最後在吊橋集合再出發。 

中巴繼續往深山前進,當駛入竹60鄉道,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山路,沿途經過錦屏、宇老,最後來到了秀巒,Joe先至派出所辦理入山,我們則是到秀巒國小解放,順道逛逛軍艦岩,品嚐天山雪蓮及洋蔥、辣椒伴炒山豬肉。

嗯!!感謝懿慧分享超好吃的山豬肉,但有點辣啊!不愧是泰雅精神,夠嗆! 

此外,有位大哥不慎讓眼鏡、帽子隨風飄落溪谷,雖然大哥下切溪谷尋找多次,但仍遍尋不著,著實令人擔憂今後2天的行程。 





【櫻花盛開的財伯觀光果園】
中巴續往司馬庫斯前進,這路雖然漫長,但沿途山巒風光令人雀躍不己,看著附近的山林景色,我曾經一一攀登其山,領略中級山之美,當然還有遠方的聖稜線,看啊!泰雅族的聖山「大霸尖山」就在前方,多久沒去爬了,我的山魂熱情燃燒,多想再一次登臨聖稜線,真實的感受台灣之美。

突然間,前方出現大片大片的紅色風景,啊!那是豔紅的山櫻花啊!在這萬般翠綠的山林之間有著一撮豔紅,多美啊!

於是大伙兒魚貫地衝下車,直奔財伯觀光果園,享受這初春的櫻花季。

園主財伯悉心照料櫻花數十年,才有今日盛開的櫻花供人欣賞,而且還很佛心地不收費供大家欣賞,大家可要好好愛護喔!


【櫻花盛開的司馬庫斯】
依依不捨跟財伯BYE-BYE 後,我們繼續往司馬庫斯前進,中途稍停一下,因為要讓水泥車通過,之後經過鎮西堡入口,再一路往新光部落,然後再急遽陡下到塔克金溪,通過知名的司馬庫司大橋後,再一路陡上到司馬庫斯部落。

中巴載我們到「瑪哪小木屋」大門前,「瑪哪小木屋」是我們今住宿地,晚餐也是在「瑪哪小木屋」餐廳吃。

現在時刻下午4點多,於是我們利用1小時多的空檔到部落晃晃兒,近月來臺灣各地甚少下雨,司馬庫斯也不例外,但是前幾天司馬庫斯下了幾天的雨,讓櫻花樹久旱逢甘霖,於是一朵朵的花兒逐一綻放,讓司馬庫斯沉浸於櫻花紛飛的世界。

我和幾位伙伴漫步到司馬庫斯國小及大門口附近,因為這兒的櫻花開得最茂密,於是我像蜜蜂一樣到處尋找花朵,拍下一張又一張的美麗櫻花照片。

也順道聆聽部落的導覽解說,雖然我已聽過2次,但每一次皆有新的收獲。





【晚餐,吃飽喝足,明日將挑戰越嶺鴛鴦湖】
晚上6點,大伙兒在「瑪哪小木屋餐廳」吃飯,Joe不僅準備豐盛的佳肴,還讓每一桌喝一瓶高梁。

哇!這豐盛的菜色讓我們還沒開始爬山就已感覺在吃慶功宴了,還有伙伴提供小米酒助興喔!

在用餐之際,坐在阿亮旁邊的山友說,2月底他曾獨自一個人去爬「阿溪縱走」,從他手機拍攝的照片讓我大為驚訝,在臺灣怎會有這麼漂亮的中級山呢?

因為這個山林經驗分享,促成5月1月那週我和Venia、聖凱同遊「阿溪縱走水漾森林」。

飯後,大伙兒回到小木屋睡覺,明天早上將要踏上「司馬庫斯越嶺鴛鴦湖」之路。

大家加油,Go~Go~Go!!

 

 



早上10點抵達內灣,Joe讓我們到內灣老街散步,品嚐美食,順道補給所需食物、物品,因為之後已無便利商站、超商,
要到司馬庫斯才有原住民的雜貨店可購買。


秀巒國小,其前身是日治時期所創立的「控溪番童教育所」,
臺灣光復後,在民國35年3月改稱為「新竹縣尖石國民學校秀巒分班」。

民國36年9月升格為新竹縣秀巒國民學校。
民國57年8月改稱新竹縣尖石鄉秀巒國民小學。
民國68年7月新設立「田埔分校」。

1927年(昭和2年),時任台灣山嶽會總幹事的沼井鐵太郎首次攀登大霸尖山,後來在1928年(昭和3年)發表一篇《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文裡描述:

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
 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通往司馬庫斯部落的道路崎嶇難行,道路常因天災而中斷,

所以常看到道路在維護。




這是我們今晚的住宿地「瑪哪小木屋」。

我好像忘了拍正面照片,
這張照片是小木屋的後方。


謝謝司機大哥,這三天開著中巴載我們到司馬庫斯,

再到宜蘭的棲蘭載我們下山。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可能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這裡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在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初步解決了居民行的問題,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今日的部落已和昔日大不相同。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山區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面朝塔克金溪溪谷,海拔約1500公尺。目前(2013年7月)居民共28戶,175.5人,全為泰雅族人,部落採以色列集體農場的共同經營模式,將符合傳統價值的經營方法成立九部三會(農業、工程、文化教育、經濟、研發、人事、環境資源、餐廳民宿部,三會是長老教會、社區發展協會和共同經營大會)進行組織化運作。

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小米、水蜜桃、蔬菜等。近年來觀光業開始發展,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並且有民宿、餐廳等漸次成立,但當地居民仍堅持以木及竹子為建材造新的建築物。知名歌手溫嵐就是來自司馬庫斯部落的歌星






 






從司馬庫斯大門遠眺 司庫分班。


司馬庫斯部落的國小正確名稱為「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2003年成立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以前,司馬庫斯的原住民小朋友得跋山涉水走五小時到對面的新光部落去上學  。


從前~從前,也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住在司馬庫斯部落的小孩,每到星期一早上就得翻山越嶺,一路下切到「塔克金溪」,再辛苦至極地爬到對面的新光部落,總計走四小時山路,才可以到目前一小時車程的新光國小就讀。

天啊!司馬庫斯的小孩,才6歲而已就得當上小小留學生。 



1995年,產業道路開通了,司馬庫斯的小孩不必再走路上學了,但是產業道路時好時壞,當颱風過後,小孩坐在發財車上,一路戰戰兢兢前往對面的新光國小。

天啊!司馬庫斯的小孩,還是得面臨危險又辛苦的求學之路。 

 

全木頭製造的教室,極俱特色,惟有透過部落族人親自打造方能成就這棟全台獨一無二的教室。

 







終於,部落的長老決議與台灣僵硬的教育體制對抗。

司馬庫斯的教育牧師阿棟‧優帕司訴說:「為了在司馬庫斯設立小學,我們教會長老、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優繞‧依將,每年寧願被新竹縣政府罰款6萬元。」

於是,為了為部落擁有自己的國小,司馬庫斯族人曾歷經拒絕將孩子送去上學的抗爭過程,最後才才獲得新竹縣教育局同意在司馬庫斯部落設立國小,全名為「新竹縣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這座位於海拔1500公尺的國小,全部都由司馬庫斯族人自行建立,使用漂流木與石板蓋立校舍,甚至還在旁邊興建了一個室內籃球場。


下午4點,司馬庫斯的解說員準時來到了部落廣場,為遊客們解說部落的故事。
解說員對我們說,小朋友留在司馬庫斯部落上課,除了就近照顧之外,最重要的是親情的羈絆。

 

可愛的司馬庫斯部落的小朋友,
目前臺灣少子化已變成國安危機,
很多年輕人想生小孩,而且願意生二個,因為二個才有伴,二個恰恰好。

只是臺灣的低薪水、高房價讓年輕人只能沉溺於小確性,因為無力追逐成家立業之責。



 


 

謝謝解說員為我們導覽部落風情,您精湛的故事性解說,讓遊客們深深體會司馬庫斯之美。
願下回帶領女兒、媽咪、好友們再訪司馬庫斯,再一次聆聽您的部落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lian 的頭像
    shylian

    阿亮的假日趴趴GO!

    shy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